唐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创新构建“1+3+3”工作模式(即围绕党建引领这个核心、健全三大服务机制、深化三项专项行动),全方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强化“一个核心”,党建引领把方向。大力推进基层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全县商(协)会全部成立基层党组织并派出党建指导员,规上工业企业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构建了“商协会党组织统筹、民营企业党组织支撑”的党建工作体系,去年以来共开展“主题党日+经营研讨”融合活动156场次,帮助企业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难题63个;依托“唐河民营经济大讲堂”,累计举办理想信念教育活动12场、形势政策报告会6场,参与民营经济人士1000余人次,有效巩固了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健全“三大机制”,精准服务破难题。创新问题化解闭环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随时收集问题、实时建立台账、定时交办问题、限时办结问题、及时反馈评价的“五时闭环”工作机制,有效帮助民营企业化解难题。2024年以来收集企业用工、融资等诉求300余件,办结率98%。完善成长赋能培育机制。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成长计划,组建由20名行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提供一对一辅导。2024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规上企业35家,南阳格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实现唐河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138家;实施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14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均居全市前列;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3个产学研平台,推动14家企业完成绿色化改造,海宏新能源等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发区创成省级绿色园区。健全营商环境优化机制。柔性监管减负担,推行免审批、免总量、免处罚、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三免三减”政策,对120个项目豁免环评管理、环评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建立“首违不罚”清单、为9家企业免除罚款。要素保障降成本,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1.2亿元;投用综合物流园、智慧农商城、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物流成本降低18%。畅通服务提效率,开设“惠企政策通”服务平台,上线“唐易办”政务服务平台,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运行,荣获全国“服务拓展领航员奖”。
深化“三项行动”,持续助力促长效。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与乡村结对帮扶,落地红薯产业园、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等产业项目16个,带动就业超5000人。实施的“小红薯大产业”经验做法被《河南日报》专版刊发。扎实开展人才聚力行动。实施“唐河工匠”计划,联合县职教中心定向培养技能人才,2024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期,新增技能人才2万余人,向企业输送优秀技工2000余名,有效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品牌提升行动。举办“唐河制造”展销会,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去年以来帮助企业推介销售优质产品近22亿元。
来源:唐河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