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用‘建’的扎实、‘联’的紧密、‘用’的高效,让我们驻外商会不仅有了温暖的‘娘家’,更能通过商会平台为家乡牵线搭桥,这种归属感和价值感让我们干劲十足。”近日,北京市河南鲁山企业商会秘书长褚童谈起鲁山商会的发展感慨道。
近年来,鲁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凭借高质量“建”、高水平“联”、高效益“用”的“三字诀”,让驻外商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高质量“建”上发力,筑牢对外宣传窗口。该县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北京、深圳、上海等12个经济活跃城市,对220余名鲁山籍企业家进行摸底,并建立起包含企业规模、产业领域等要素的动态信息库。同时,对照“四好”商会标准,实行“筹建前调研论证、组建中规范指导、成立后跟踪服务”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目前,已成功培育北京、西安、深圳、郑州、武汉、许昌6家规范化驻外商会和1家鲁山籍在沪企业家联谊会。此外,当地建立党政领导分包联系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年均走访商会7次,解决商会场地租赁、会员权益保障等41个实际问题,为商会发展筑牢组织根基,让驻外商会成为展示鲁山形象、提升鲁山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在高水平“联”上发力,搭建对外合作平台。该县构建起“政府统筹政策、商会搭建平台、企业对接需求”的互动模式,年均召开政企联席会议6次,完成信息对接130余次。以乡情为纽带,建立“季度互访+年度联建”交流机制,通过举办联谊会、推介会等活动,推动驻外商会与本地企业达成技术合作、产品代销等协议58项。在各商会设立招商联络中心并配备专职招商联络员,借助其“人脉熟、资源广”的优势,累计协助举办专题招商活动18场,吸引62家外地企业到鲁山考察,为鲁山对外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在高效益“用”上发力,打造投资促进阵地。该县设立“商会智库”,邀请驻外商会会长、行业专家回乡列席县“两会”,召开产业发展研讨会9场,收集关于文旅融合、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建议73条,其中29条转化为政府决策参考。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引导商会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投身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资金70万元,资助学生89名。构建“产业协作枢纽”,北京商会促成兴源高中、橡子深加工等4个项目落地,深圳商会牵线智能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等7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9.6亿元,实现了商会资源与县域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让驻外商会成为推动鲁山投资促进的重要阵地。
“我们将持续深化驻外商会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为建设现代化新鲁山贡献更大力量。”鲁山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军伟说。
来源:中新网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