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工作要闻
  • 统战动态
  • 创新之窗
  • 多党合作
  • 党外知识分子
  • 民族宗教
  • 非公经济
  • 港澳台侨海外、根亲文化
  • 纪检工作
  • 河南欧美同学会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南阳
  • 商丘
  • 信阳
  • 周口
  • 驻马店
  • 济源
叶县: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 次

近年来,叶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深入开展“同心圆·共发展”活动,引导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优势互补、守望相助、共同发展。2022年,国家民委正式命名叶县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一、强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深耕阵地建设。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精品工程,在马庄回族乡建设“一馆一长廊一广场”教育阵地,在平叶快速通道、盐都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中融入民族团结元素,运用行政村“大喇叭、小广播”及城区主要路口警亭播放民族团结政策和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看得见、听得到、能参与”的立体化宣传教育格局。二是开展主题活动。紧扣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医院、进景区、进宗教活动场所“八进”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活动10余场,覆盖800余人次,让共同体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三是注重教育培训。将党的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县委党校主体班次课程等,印发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读本、口袋书等3000余册,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型培训班20余场,累计培训人数达9000余人,全面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协同治理,促进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和文明乡风建设,将民族工作纳入村(社区)党支部必须落实的重点任务之一,打通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着力构建互嵌式生活居住格局。以新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为契机,不断改善多民族聚居社区人居环境,形成“扯手坑”“牵手塘”等一批民族团结故事。叶县马庄回族乡雷庄村以新村建设为契机,科学安排互嵌式居住,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一起维护村庄环境,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打造“红石榴”调解工作品牌。成立“红石榴明理堂”特色品牌调解室,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乡贤等各民族代表人士共同参与调解工作,2起积怨30年的宅基地纠纷得到化解,有效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三、加强优势互补,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一是助力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民族资源优势,成立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党总支,采取“村村结对”“项目结对”“合作社和公司结对”“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培育壮大特色养殖、休闲采摘、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辐射带动马庄村、李庄村等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及周边村土地利用,打造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二是促进就业创业。聚焦文化资源禀赋和民族特色,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开展畜牧养殖、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动员各族群众同学技术、同提技能、同促就业。落实金融扶持创业政策,支持各族群众联合经营店铺、企业,联合运营抖音账号推广产品,促进各族群众在交流学习借鉴中实现创新发展。三是推动文旅融合。深挖县域内历史资源,以出土的陶礼器、玉器等文物为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景区讲解体验、宣传推广等环节,打造余庄遗址“考古溯源”历史研学旅行基地,推出“叶公集市”“叶公汉服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民俗活动,2024年累计接待各族游客超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让游客在旅途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魅力与活力。

 “下一步,叶县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擦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金字招牌,在全社会营造平等团结、守望相助,勠力同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叶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哲说。

来源:叶县县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河南省委统战部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 访问总量:
邮箱:genzaizhongyuan@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4号 邮编:450003
Copyright www.rootinhen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38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