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委统战部:创新举措聚合力,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4-22 浏览次数:

近年来,虞城县委统战部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强化队伍建设、推动文化传承等举措,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统战力量。

搭建多元平台,汇聚发展合力。创新推出“同心圆+”计划,通过搭建多元协商平台、强化人才引育机制、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构建“党委领导、统战聚力、企业参与、群众共建”的融合发展新局。搭建协商平台,依托全县25个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成员,围绕智慧农业发展、民生问题解决等关键议题开展座谈调研,提出高质量建议27条,推动2个产业项目落地。强化人才引育,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建立返乡创业人才“一站式”服务机制,吸引32名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12名优秀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集聚效应。深化基层治理,探索“党建+统战+治理”新模式,在张集镇、城关镇设立“同心会客厅”,选聘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调解员,成功化解各类纠纷21件,开展医疗、法律志愿服务19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统战工作水平。聚焦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新使命,着力加强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县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加强理论武装,2024年以来,共举办全县基层统战干部业务培训班、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培训班17次,培训3000余人次;分期分批组织统战干部全覆盖参加全县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等专题培训班;选派7名统战干部参加省、市统战系统举办的培训。同时,依托县内外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等资源,组织统战系统干部先后赴重庆、遵义、河南兰考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初心使命”等活动,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加强培养锻炼,选派统战干部到上级部门和基层一线锻炼,提升其综合能力。同时,完善乡(镇)、村(社区)两级统战工作网格体系,配齐配强统战干部,实现全覆盖。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统战干部学纪守纪,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通过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部的服务质量。

 推动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统战+非遗”工作新路径,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搭建发展平台,设立非遗工坊,举办线上线下非遗培训班,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为非遗技艺传承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如“汤都红粘谷酒传统酿造技艺”非遗工坊,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带动110人就业。塑造特色传播,举办非遗文化节,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非遗文化。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重大节庆日,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如2024年举办了“木心叶意”赵红霞木叶画展;近三年,非遗进校园活动覆盖学生近万人次,非遗进社区活动覆盖居民5万余人次。拓展经济价值,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鼓励非遗项目走进木兰祠、蜗牛小镇、马牧集老街等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马牧集老街吸引了伊尹佩香、根雕艺术等十数家非遗项目入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街区。

创新宣传模式,传播“统战好声音”。运用新机制、新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形式各异、多元发布”的统战宣传新格局。宣传队伍全员化,虞城县委统战部建立了一支由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共同参与的统战信息宣传员队伍,通过业务培训、信息选题、定期研判等方式,提升宣传队伍的专业水平。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等方式,形成高质高效的信息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新局面。宣传形式多样化,通过“虞城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宪法宣传周”专题讲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统战意识,传播统战理念。宣传机制完善化,虞城县委统战部制定宣传稿件三审三校制度,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建立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选题策划、调研采访、信息发布等工作,确保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来源:虞城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