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紧紧围绕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引领、支持发挥作用这一主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筑牢思想引领、建言献策、成长服务和权益保障四大“纽带”,有效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创新活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一是筑牢“思想引领”纽带,凝聚共识增信念。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息县统战”“息县知联”等线上平台,推送政策解读、理论学习文章30余篇,及时传达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及省、市相关政策精神。组织专题学习会、理论研讨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6场,参与达120余人次,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进行政策解读和理论辅导,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刻把握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畅通“建言献策”纽带,汇聚众智促发展。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意见表达和建言献策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交流、县情考察等活动,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息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累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5篇,提出意见建议48条。建立建言“直通车”制度,对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并直接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切实发挥其“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作用。
三是搭建“成长服务”纽带,激发潜能助成才。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与组织、人社部门的协同,将全县280余名党外知识分子培养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依托社会主义学院、县委党校等阵地开展能力提升培训4期,培训260人次。推荐13名优秀代表人士参加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极为其参加学术交流、业务研修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助力其在本职岗位和专业领域不断进步,实现个人成长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
四是强化“权益保障”纽带,优化环境聚人心。始终尊重和维护党外知识分子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安心工作、潜心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列名联系、定期走访制度,全年累计走访联系200余人次,倾听心声、回应关切、解决实际困难27项。协调司法、教育、卫生等部门,为其在事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让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凝聚起共建美好息县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