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山县委统战部始终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聚焦“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目标要求,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健全机制,着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堪当重任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为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铸魂培元,筑牢思想根基“压舱石”
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确保统战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周四大学堂”集中学。严格落实“周四大学堂”学习制度,将其作为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固定课堂,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组织学习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引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截至目前,已围绕重要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开展学习、研讨30余场次,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红色基地”实地学。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统战干部前往邓颖超祖居纪念馆、王大湾会议旧址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感受先烈情怀,引导干部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警示教育”反思学。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不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专题会议等时机,组织集中观看《大山之信》等警示教育片,学习相关典型案例通报,修订公务接待、日常考勤等相关管理制度,同步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赋能提质,练就业务精通“金刚钻”
围绕统战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业务讲堂”轮流讲。创新开展“业务知识我来讲”“我来讲信息”等活动,打破职务职级限制,鼓励每位统战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研究专长,轮流上台讲政策、讲业务、讲体会、讲信息,变“被动听”为“主动讲”,在备课授课、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提升,有效激发了队伍的内生动力和学习潜能。“专题培训”促提升。针对基层统战干部和民族宗教工作等重点领域,精准施训,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全县基层统战干部业务培训班、统战(民族宗教)工作培训班4期,覆盖培训300余人次;分期分批组织统战干部全员参加全县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等各类专题培训,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储备。“比学赶超”激动能。制定信息宣传工作专项方案,实施“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专题会议,开设“青年干部研习班”,聚焦信息撰写痛点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和研讨,有效提升了整体信息工作水平。
实践淬炼,搭建一线成长“练兵场”
坚持在实践实干中培养锻炼干部,推动干部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一线调研”察实情。大力支持并组织统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围绕宗教中国化实践、民营经济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发挥等课题开展深度调研,目前已形成《我国宗教中国化光山实践》等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7篇,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分片联系”解难题。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联络员制度,安排10名机关干部“点对点”分片区联系县内17个宗教活动场所,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指导工作,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宣传政策、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使干部在处理复杂敏感问题中经受了锻炼、提升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刊物交流”促深思。充分利用《中国统一战线》《党的生活》等权威刊物资源,组织干部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感悟、谈打算,在思想碰撞中启迪智慧、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推动学习成果向工作实践转化。
严管厚爱,激发队伍内生“新活力”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不断优化管理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制度规范“树标杆”。以修订印发统战干部工作纪律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为抓手,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严明纪律规矩,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干部履职行为划出“红线”、标明“雷区”,推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考核评比“激干劲”。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信息宣传、理论创新、任务落实等情况纳入部机关干部评价体系,通过“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等方式,让实干者得褒奖、有为者有地位,有效激发了干部的争先创优意识和工作热情。人文关怀“聚人心”。关注干部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通过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积极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干部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